描述
一種生活方式還不是一種生活
莫妮卡·拜爾(MonikaBeyer)/ 1980年
選自《政治》(Polityka )第22期(198 0年5月31日),第9頁。獲准重印。篇幅短一些的英文版本以《一種生活方式不是一種生活》(“ ALifeStyleIsNotaLife ”)為標題刊於《波蘭視角》(PolishPerspectives )第23卷第9期(198 0年),第42 — 46頁。部分由莫妮卡·揚科維亞克(MonikaJankowiak )譯自波蘭語。
蘇珊·桑塔格1933年生於紐約。她就讀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芝加哥大學、哈佛大學,以及牛津大學聖安妮學院。她曾在美國幾所著名的大學任英語文學和哲學講師,還當過《評論》(Commentary )月刊編輯。她的文學作品的價值所得到的肯定使她獲得多種經費資助,比如來自洛克菲勒和古根海姆基金會的資助。
她寫有兩部長篇小說——《恩主》(1963 )和《死亡匣子》(1967 ),以及多篇短篇小說。她*近的短篇小說集標題為《我,即其他》。她還為她導演的電影寫了三個劇本。
她的隨筆引發了人們*的興趣。這些文章保持著一種頗具個性的風格,具有觀點新穎、思想獨立的特徵。其中包括《反對闡釋》和《關於“坎普”的札記》[ 《世界文學》(Literaturanawiecie )1979年第9期] ,即將由WAIF出版的題為《論攝影》的一組隨筆,以及《作為隱喻的疾病》( 《文化》1978年第38 — 39期) 。她應《世界文學》之邀,和一群美國作家——約翰·阿什伯里、喬伊斯·卡蘿爾·歐茨、威廉·薩洛揚和雷蒙德·史密斯——來到波蘭。
莫妮卡·拜爾:美國這個國家的特徵是過於豐富:物品、族群、各種各樣的少數族裔、信仰、時尚、存在方式、思想、話語和藝術家。你們有大量的作家,其中許多都非常優秀,但在當今美國,似乎缺少達到威廉·福克納這種高度的大師……
桑塔格:的確如此。我並不認為我們擁有*天才的、達到國際水準的作家。
莫妮卡·拜爾:你能想到是什麼原因嗎?
桑塔格
《蘇珊·桑塔格談話錄》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內首部桑塔格訪談合集,書中收錄了蘇珊·桑塔格在不同時期接受各國媒體採訪留下的十數篇訪談記錄,數篇原為德語、西班牙語、瑞典語的訪談屬於*與國內讀者見面,此外還附有原書編者利蘭·波格教授傾力撰寫的中文版序言和桑塔格*新年表。
內容上包括對文學藝術的迷戀與熱情,對女權主義的認識與反思,對文化與政治的深入剖析,對“感受力”與“嚴肅性”的反復強調,集中呈現了桑塔格在文學、美學、政治、性別等領域的主要思想觀點,展示出她敏銳犀利的思想鋒芒和鼓舞人心的批判*。
商品評價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