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像是一場夢,但有時夢卻也是個無底洞」
—《白酋長》(The White Sheik)
從幻象之間的跳躍尋獲救贖與恩赦,到遊戲夢境本身的虛幻馬戲團,最後反思內省的後設電影,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大概義大利新寫實主義一代中,風格最多樣的導演之一。適逢今年是費氏百年誕辰,電影節發燒友一口氣放映其全部作品,讓影迷無間斷體驗一部部經典。
走過新寫實主義的各種嘗試後,顯然這樣的形式已經容不下費的想像力。耶穌像降臨現代娥摩拉城,《露滴牡丹開》(La Dolce Vita)成為了費氏風格的一大轉折點。有趣的是,原以為批判絕美之城的上流社會,卻反而為費帶來康城金棕櫚獎,甚至捧其至國際影人的地位,為他帶來更多的美酒佳人。行雲流水的長鏡頭捕捉流麗奢靡的羅馬晝夜,一眾名流與狗仔隊上演一場場的攻防戰。身為專欄作家的主角總是受女人寵愛,一方面他對聲色犬馬的生活感到厭煩,另一方面他卻脫不開慾望的枷鎖,可悲又可笑。強烈的費洛蒙彌漫於鏡頭內外,美艷卻冷浚的鏡頭沒有提供深刻的情感共鳴,反而將一眾場口回歸至它們的原型:無止盡的片段章回式的生活剪影,卻亦可視為標準的三幕劇處理。正如費自言《露》好比顛倒的《神曲》(天堂—煉獄—地獄),一開始神從天上俯視眾生,馬切羅希望自己能在紙醉金迷的生活中,保存作家的清澈心靈。可是愈走下去,卻愈是沉淪。最後腐敗的氣息充斥於畫面中,唯獨的渺小救贖則在於一段悄悄耳語。人生本無預設的救贖和希望,所謂的「甜蜜」必須憑自己的理解拼湊出來,如同觀眾亦必須自行編織片段的脈絡。即使眾人解讀不一,但電影收結於男人和少女被海水分隔在兩岸對望,看來兩者都不像是出路。
Credi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IyNRyQ5gaM
We do not monetize this video. Copyright of this video is not claimed by us. All rights retained by the copyright holder. It will be removed if requested by contacting the 23.97frame website.